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进杜甫草堂的古建筑深处丨有些故事,是时间的秘密

谢礼恒 艺术野疯狂 2022-12-25

口述丨王永章(原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基建部副主任)

整理丨郭以琛

原文丨《改革开放后草堂古建筑的保护维修》(出自《草堂文脉 浣花话杜——成都杜甫草堂口述史》,刘洪/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2020年10月第一版)






1986年,我从成都市文化系统维修队调入杜甫草堂,担任基建部门办公室副主任职务,基建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保护馆内的文物建筑。


杜甫草堂现存建筑群是清代嘉庆十六年(1811)重修后保留下来的,整个建筑群的布局从总体上讲体现了我国传统纪念祠宇兼具官署(杜甫在成都时曾入严武幕,被表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为六品衔)格局。五重主体建筑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与工部祠在一条中轴线上,在中轴线两侧,分布着一些附属建筑,它们基本对称。正门外一面青砖照壁作为前导,使整个建筑群增添了几分深邃和含蓄之感。正门与大廨之间,以及诗史堂与柴门之间凿池引水形成池塘,上架设小石桥联系交通。大廨与诗史堂向左右延伸横建回廊,迂回包抄相接诗史堂两侧附属建筑第一陈列室,是在清代独立楼旧址上所建,与第二陈列室,露梢枫叶之轩,构成了一个较为开阔的封闭式院落。柴门左右两侧采用青砖砌成花墙连接工部祠前的附属建筑恰受航轩和水竹居,以与前面建筑在空间上隔开。工部祠与其前面两侧的恰受航轩与水竹居构成一“品”字形院落。这样的建筑格局,既略带官邸气派,又兼具了纪念祠宇和居家庭院的风格特点,于庄严中透出亲切,于整齐中生出变化,把纪念祠堂与诗人旧居风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丨图一  1985年韩云朗作草堂全景图


下面说说杜甫草堂文物建筑的结构,杜甫草堂建筑基本上以川西地区民居通常采用的木质穿斗式结构为其整体框架,辅以抬梁式混合使用(如:大廨、诗史堂、工部祠)。穿斗式又称立帖式,檩柱支撑体系,以落地柱与不落地柱承檩,不用梁,用穿枋穿过柱子,共同组成房架。抬梁式又叫叠梁式,梁柱支撑体系,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梁,屋面的重量通过椽、檩、梁、柱传到基础。室内都不用天花与藻井,也不施彩绘装饰,梁架裸露,这样可使草堂建筑显得安祥、明快、清雅。


杜甫草堂建筑屋顶形式主要有硬山顶(正门、柴门),这种硬山卷棚顶(大廨)与悬山顶(诗史堂和工部祠),小青瓦屋面,竹编壁围合,体量上非常接近民居,如中轴线第四重建筑柴门,面积还不到二十平方米,檐柱高不过三米,檐口距地面仅两米多,而最大的主厅诗史堂,面积也就是一百多平方米,高度也只有七、八米,没有宫殿和寺庙等建筑那般恢弘轩昂的气势。建筑前后或为敞厅式(大廨、柴门),或砌成半桩墙,其上再以图案简洁的斜方格、蛛网纹传统花窗进行封闭(诗史堂、工部祠),从上到下基本上没有装饰物,更没有繁富的雕琢,很朴实。草堂建筑的颜色以冷色调为主,木柱、门窗漆以羊肝红,木檩挂及椽桷用土红涂刷,白色竹编壁、青灰色小青瓦屋面,与园林植被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朴素淡雅,简洁明快。


丨图二  草堂正门


丨图三  柴门





我刚到草堂时,馆内的古建筑群基本上处于日常保护修缮的情况,重要的文物建筑如:正门、大廨、回廊、诗史堂、柴门、工部祠、碑亭、南大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戒堂、藏经楼等均存在整体大型维修的需要。主要问题是屋面小青瓦滑落破损,木椽、木檩、木挂、吊檐、博风、悬鱼等因漏雨糟朽,部分结构体系木构件柱、梁、穿有虫蛀现象,泥塑脊变形移位,木构件漆饰破损脱落,严重影响了中轴线文物建筑本体安全和整体外观效果。所以我一到草堂后,便开始依次对中轴线文物建筑开展维修工作。


维修正门时,部分楠木柱、梁、穿枋糟朽严重,当时馆里资金有限,没有多的钱去外面买楠木,又要遵循“以旧修旧”的文物建筑维修原则,所更换维修的构件必须得是楠木,怎么办呢?所以我就考虑是否就在草堂内找,虽草堂楠木众多,但很多都是挂牌受到保护的古树,是不能乱砍伐的,但是,有些时候会有自然死亡的楠木或者拆除一些临时建筑中的楠木木构件,所以当时我一听到有楠木自然死亡时,就立马跑到现场与园林部商量,将死亡的楠木给我,我拿来修正门,就这样我用了三年的时间才收集到同尺寸同材质的楠木柱、梁、穿枋来更换维修。当时维修正门时,在左侧山墙里面藏着一条近2米长的蛇,工人拿着铁铲想上去打,我立即上前阻止,劝工人把蛇放走了,不管怎样都是一条生命,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草堂的自然生态是很好的,所以才会有众多动物在此安家生活。


丨图四  20世纪90年代维修中的正门


丨图五  20世纪90年代维修后的正门


在维修南大门时,我们发现每根木柱下的柱础石上口边长5厘米、深3厘米的方形石槽,内放着砒霜和滑石粉,防治白蚁从柱脚蛀蚀木柱,由此可知古代工匠如何防止白蚁从柱脚蛀蚀木柱。在维修大雄宝殿时,在左侧山墙内还发现了清代重建大雄宝殿时信众捐献善款的功德碑,碑高2米,宽1米,红砂石材质,外用红布包裹,维修完后我们又把碑放回山墙内。可见当时寺庙香火旺盛,才有此功德碑。维修藏经楼时正脊与爪角脊外表都有青花瓷碎片贴面装饰,还发现底层部分石柱上存有阴刻的石匾,上镌刻有关于佛教内容的对联。


丨图六  20世纪90年代维修后的藏经楼青花瓷泥塑脊


丨图七  20世纪90年代维修藏金楼正脊中堆


丨图八  20世纪90年代维修后的藏经楼


丨图九  20世纪90年代维修大雄宝殿


维修建筑就如医生看病一样,每次下雨后我都要带着手电筒到馆里去走一圈,检查每一处建筑是否有漏雨;平常巡查时,重点关注木构件表面是否有漆饰皱皮,如果有,此处就有虫蛀的可能,手里拿着铁锤到处敲敲打打,看是否有虫蛀木料糟朽的情况。有时候遇到局部虫蛀木构件的情况时,又是一根直径较大的木柱,一时又找不到合适木料时,就需要给它做个“微型手术”和“截肢手术”了,我们称之为挖补和墩接,挖补就是将虫蛀朽烂的区域清理干净,然后做一定的防虫害处理,加工一块尺寸材质相合的木料填补上去。墩接就是虫蛀严重时,下部一定高度的木料完全不能使用了,就需要将此木料完全切除,加工一块尺寸材质相合的木料拼接上去。


丨图十  虫蛀的木柱


丨图十一  工人师傅挖补虫蛀的木柱





从我刚到草堂工作,就有游客问“杜甫的茅屋在哪儿?”“转完草堂,怎么没见茅屋啊?”等等这样的问题。而建馆以来,草堂却未有茅屋了,我也一样对此抱有诸多疑问与好奇,因为杜甫那首家喻户晓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影响实在太大了,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代表了诗人仁者情怀的最高境界,也感染了后世许多读此诗之人。


后来我通过请教同事、查阅资料才了解到茅屋自诗人离蜀后便逐渐破旧荒废了,后经唐末、宋、元、明、清历代恢复重建,今天杜甫草堂的格局是清嘉庆十六年(1811)保留下来的,这次维修时所刻的《杜公草堂图》陈列在工部祠,可清晰看到草堂的建筑园林格局与布置,但很可惜未见茅屋。


今天的茅屋景区是在1996年9月开始恢复重建,历时5个月,1997年2月竣工对外开放。茅屋景区选址在工部祠侧后,由一片未经培育的竹丛树林改造而成,占地八余亩地,由茅屋、清江、水槛、南邻、北邻、野桥等十多个景点组成。在布局上与现存文物保护建筑群相对独立,但又有着某种内在联系。在风格上,则体现出与庄重肃穆的祠堂建筑群迥异的田舍农居意味。


的确,无论中外观众,无不想来此领略曾被八月秋风所破的茅屋,感受诗人的生活氛围。一座茅草覆顶、竹编壁围合的川西民居无法保存一千多年,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如果还在,那恐怕是“奇迹”了吧?虽杜甫有不少描写草堂的诗,但要落在具体的设计上,仍缺乏最直观、最具体入微的资料。首先杜甫茅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想大家都没见过,就算查阅唐代建筑资料,也仅能看到宫苑寺观,民居建筑的资料几乎为零。鉴于此,对设计的定位只能根据杜甫有关草堂建筑的诗歌,再结合他在草堂的生活状况以及川西平原农村传统民居来综合加以考虑。而川西民居建筑形制的主要特点为悬山屋顶、小青瓦屋面、竹编壁围合、穿斗式房架。通过杜诗“去郭轩楹敞”“层轩皆面水”“亭台随高下,敞豁当清川”等可以推断杜甫的成都草堂应该比一般农民的草房档次高一些。建筑的式样和结构应该是茅草覆顶的悬山屋顶、竹编壁围合、穿斗结构的川西传统民居。这样,茅屋的定位便基本上明晰了,即应该是一座体量稍大、结构稍有变化,既能印证诗人当年生活,表现诗人情怀,又符合现代审美要求,满足观赏的穿斗式民居建筑。


丨图十二  1997年重建后的茅屋


重建茅屋工作受到各级领导重视与支持,其中,原成都市文化局局长史家健同志每周末必到工地了解茅屋重建工程进度,协调所遇到的困难。基建部工作人员不分白昼黑夜,加班加点工作。深入眉山、仁寿、简阳等周边乡村,从当地农民家里收集茅屋所需木料、慈竹、黄茅草等建材。茅屋之所以特别,从建筑角度来说有以下两个特点:一、屋面材料选自生长于四川海拔500米-1000米以内向阳小山坡上野生的黄茅草,杆实叶长,每根黄茅草长度大致0.8米至1米,屋面基层由竹杆横竖搭接而成,搭接头通过竹篾条捆绑固定,铺设茅草时首先沿檐口到屋脊的方向依次在竹基层上铺一层,用竹片压紧后再用竹篾条绑缚固定,并梳理茅草,使之齐整,再以相同方法铺设一层茅草。如此反复,直至茅草厚度达到20厘米,待屋面全部铺设完毕,最后再以稍厚的茅草给屋顶“扎脊”,茅草的厚度均在20厘米以上。当时重建茅屋铺设茅草的工作是由郫县(今成都郫都区)传统盖匠周师傅等人来做的,时至今日,每年草堂茅草屋面翻盖工作仍由周师傅的儿子周礼春带队来做。二、茅屋围合部分是川西民居特有的“可呼吸的墙”——竹编壁。竹编壁是以竹片横竖交叉为骨架双面涂抹草筋泥的夹壁墙,就地取材,经济实惠,适宜本地气候,为川西民居常见的围合方式。 


丨图十三  现场制作竹编壁里的骨架


重建后的茅屋首先满足了海内外游客慕名来到杜甫草堂一睹诗人故居的心理需求。虽今茅屋已非昔“茅屋”,但重建后的茅屋景区依据杜诗中描绘的草堂及环境,能最大程度上让观众身临其境,去感受诗人的生活环境,去切切实实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操和精神风貌。再者茅屋景区的选址位于草堂文物保护建筑群之外,而且偏离建筑群的中轴延伸线,在布局上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所以不会对原有景观格局造成干扰。最后茅屋重建的是对草堂固有文化内涵的深入发掘,杜甫寓居草堂时期,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特别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代表着诗人火热仁者爱国情怀的最高思想境界,重建后的茅屋将再次承载诗人精神感染后世之人,从而激发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丨图十四  1997年中国古建筑学家、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罗哲文先生(前排右三)参观重建后的茅屋


值得一提的是在重建茅屋多年后,2015年我们给茅屋屋顶更换茅草,本来是一次日常的馆内维护工作,却没想到引起了央级、省级、市级等报纸、网络、电视新闻媒体的重点关注。早在2014年11月时,我们就开始准备收集茅草工作,当时由王飞副馆长带队,深入简阳同合乡柑子村、大堰村、海螺乡万年村,发动当地三十多户村民收集了近2万斤黄茅草,古建保护部工作人员从早上7点开始称重装车,直到凌晨才将黄茅草安全护送回馆里。2015年2月我们正式实施更换茅草工作,请来了1996年重建茅屋时盖茅草的周师傅的儿子周礼春,由他召集了5位老盖匠一起来更换茅草。更换期间每天都有众多的新闻媒体记者到现场,对周礼春他们像是大明星一样,一边拍照一边采访,而周礼春等几位老师傅反而很淡定,觉得这个事没什么,盖了几十年的茅草很平常。后来周礼春师傅还告诉我有位记者想帮他们去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此次更换茅草引起了国内各级各类媒体的热切关注。中央电视台、中国文化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青年网等央级媒体,搜狐网、网易等各大门户网站,四川电视台、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等省级媒体,成都商报、天府早报、成都电视台等市级媒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报道,社会反响热烈,从某种方面也印证了茅屋的意义吧。


丨图十五  2014年简阳同合乡收集黄茅草


丨图十六  2014年简阳同合乡黄茅草装车


丨图十七  2015年老盖匠正在更换茅屋茅草


丨图十八 2015年更换茅屋茅草航拍图


丨图十九  2015年茅草更换留影纪念





为改善草堂环境面貌,保护草堂内古树名木生长。2001年馆里开展了杜甫草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工程前后历时三个多月,挖池塘,挖河道。河道长约1200米,1米多深。水系工程分为一期工程东支流段,二、三期工程分为中西支流段。经整治后,分别连通原杜甫草堂池塘、河道,水系曲折,绕于祠、殿、亭、榭和园林之间。水系经综合治理后,既从整体上改善草堂的自然景观,又利于文物保护,维护古树名木的自然生长环境;水源取之于浣花溪,经水净化机器处理后,环流于草堂内,又回归于浣花溪。


在这次池塘、河道施工挖掘沿线还发掘出了汉、隋、唐、宋、明、清等时期的完整及可复原的造型精美别致的出土器物和陶瓷片约80件,另外还出土十多种精美的汉代纹饰花纹砖。主要器物类别:陶器、瓷器如碗、钵、罐、盏等和冥器、陶俑;建筑构件如筒瓦、瓦当、滴水,屋脊装饰物(其中有施绿色釉琉璃筒瓦和屋脊);金属类(钱币);石质器如石磨盘(原衬鼓改制)、石杵,兽骨类、汉代陶井圈等文物,这批出土器物丰富了馆藏文物内容。


草堂水系综合治理后,溪流潺潺,循环流动,死水变活水,河道两侧增植竹草花木配置了新景点,如今天的唐代遗址和万佛楼旁的水系景观,点缀着樱花、蕙兰、铁脚海棠等观赏植物,在改善了草堂的自然景观时,也大大改善了浣花溪水系的水质,浣花溪水虽不如古代深与宽阔,不能再现“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盛景,但水逐步清澈洁净,像一条碧绿的丝带环绕着草堂。正如杜诗所描写:“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草堂内的溪流池塘应当是过去自然河流的组成,水源来自“浣花之西,平原之上”又流入浣花溪下游,杜甫草堂将重现杜诗所描写的“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的意境。


丨图二十  2001年水系整治工程





2001年年底,我们在馆内敷设地下管道时发现了两处唐代遗存。特别的意外,因为在此之前从未发现过遗址,更别说是唐宋时期的了。一处是正门西侧的唐代灰坑,灰坑长近6米,宽2.7米,呈东西向。灰坑内出土大量唐代陶瓷器物及残片,还有石臼、木炭、块状石灰和一些锈蚀的铁器等物品。在出土的器物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陶瓷器皿,不仅数量多,完整和基本完整的有一百多件,而且种类齐,生活器皿有碗、盘、碟、盆、钵、盏、壶、罐、瓶、缸、粉盒等,建筑构件筒瓦、板瓦、瓦当、带纹饰的青砖等,此外,还有陶珠、围棋子等娱乐用品,棋子上工匠的指纹清晰可见。一处为北门内东侧苗圃基地的唐宋民居遗址。整个遗址发掘面积1050平方米,发掘出大量唐宋遗物,主要分为陶器、瓷器、窑具、建筑构件等。出土的陶瓷器主要是成都青羊宫窑及四川邛窑烧制,也有类似都江堰金风窑和成都琉璃厂窑烧制的少量白瓷和酱墨釉瓷,器物风格较粗犷,多为生活实用型器物,也有少数明器。还有灰坑九处,窖坑五处,灶坑一处,排水沟四条重要遗迹。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中唐以后至宋代的圆形亭遗址一处,民居遗址八处,唐代水井三口以及一通有明确纪年的高僧塔铭碑。


圆形亭遗址地面用规格不等的素面砖错缝斜铺而成,黄泥抹缝,缝宽约4毫米,周边用黄粘土充填,圆形亭直径为4.42米,距亭址东侧10厘米处有一圆形柱洞,直径为35厘米,深20厘米,应是埋置木柱以支撑亭顶。由于亭址西北角地层被打碎,故没发现其他柱洞,也没发现与之有关的路面或散水面,该亭应为木结构茅草攒尖顶建筑。亭子是随着地形高低所建,亭顶是用棕叶或茅草覆盖,地面铺设地砖,主要作用为防湿、防潮、防滑及装饰。


八间民居遗址,其中一处开间超过4米,其余都均在3米左右,房屋每间面积在8-15平方米之间,使用建筑材料,如砖的规格、样式很不统一,年代也不同,许多材料很可能是来自当时已荒废的祠庙。筑墙方式大多采用了川西平原常用的“丁砖”形式,就是在墙基处立砌一圈砖,再用竹蔑条编,外敷草筋泥,屋顶盖以茅草,房架为木质穿斗结构。房屋四周分布水井三口,灶坑一处,排水沟四条,从房屋的关系和分布判断,遗址区内大约住了七八户家庭,居住者应是社会下层民众。这也与杜诗中所描绘的“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江深竹静两三家”比较吻合。出土的陶瓷器虽多,但做工大都不精细,甚至比较粗糙,都是民窑烧制的日常生活用具,鲜有上档次的陶瓷器皿,这也与当时在此生活的下层民众的生活条件相符。


在三号水井口上反扣着一通唐代高僧塔铭碑,上刻“大德行感禅师垂拱三年,终于本寺”内容。垂拱三年即公元687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于公元759年入蜀,印证了杜甫初到成都时寓居寺庙,“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的描述。虽然我们不能说它们与杜甫有直接的关联,但却对杜诗所描写的居住环境以及这一带人们的生活状况提供了实物佐证。


这批珍贵的实物及遗址填补了杜甫草堂建馆46年以来从未出土过唐代遗址和实物的空白,结束了陈列展览从资料文献到资料文献的状况,极大地丰富了馆藏历史文物。唐代遗址的发现,对杜甫草堂的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影响是深远而积极的。





成都历史上素有“东有崇丽阁,西有万佛楼”之美称,这一楼一阁曾是成都东、西方向的两座地标建筑。万佛楼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坐落草堂内东侧楠木林中,被誉为成都禅宗丛林内建筑之一绝。原建筑为四层重檐攒尖式宝顶木制楼阁(建筑材料以西南地区特产桢楠为主),中空,四周走廊采用穿斗和抬梁式结构,楼顶层盖绿色釉琉璃瓦,其余之重檐均盖小青瓦,楼角每面宽径8米,为正八边形。楼内原供泥塑佛像四尊,系四面佛,分别代表慈、悲、喜、舍,各以背相向,背中空隙竖出一莲座,一佛趺坐其上,基座为八方形红石质,上刻浅浮雕云纹与卷草纹。楼的壁上有彩绘小佛八千余尊,故称为万佛楼。楼屹然而立林中,颇为壮观,成为寺中胜迹。万佛楼旁边还有十余座造型精美的灵塔,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万佛楼历经沧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作为“四旧”遭到人为破坏拆毁,当时在拆除四面佛像时,从佛像肚内搜出许多麦子、豆子、谷子以及茶叶、一寸见方重五钱的金箔贴片和佛家所用器物红、绿色佛珠等实物。万佛楼拆下的木料也被有关部门另做他用。万佛楼旁的十余座灵塔当时也被推倒,但地下没有进行挖掘。


丨图二十一  清同治万佛楼


丨图二十二  原清代万佛楼基础遗址中央部位发掘数千件明清时期上釉瓷片


2004年馆里决定在原址上复建万佛楼,在原址上发掘出清同治年间所建万佛楼柱础石(石磉蹬),质地为红砂石,此次原址出土的柱础石呈辐射状分布,共八行,每行三个(大小不一,风格不同)共计二十四个,较完整。呈正八边形排列,边用青砖砌成,边长8米,边沿直径20.09米。柱础石分为三种类型,内圈和中圈柱础石有十六个,呈鼓形,外圈柱础石,八个,覆盆形。同时原址还出土灰胎、黑胎龙头兽吻、花草纹装饰物、滴水、铁钉等建筑构件,应是毁于“文化大革命”的清代万佛楼建筑残件。另外,在原址中央部位发掘出一直径约5米的圆形遗址(应是原四面佛像基座基础遗址)出土数千件明清时期的青花釉、兰釉、粉彩釉、白釉等釉瓷片,主要出土器物为生活类用品,碗、盘、杯、钵、勺、碟以及文房用品,如笔洗、印盒、笔筒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四件青花碗内发现人工刻划“草堂寺”三字,其余几件因残缺仅有“草”“堂”“寺”或“一”“五”,另外一件粉彩瓷碗残缺碗底内有“寺”字,与史书记载清代此寺庙称为“草堂寺”(俗称为“梵安寺”)的历史事实吻合。


丨图二十三  万佛楼出土残瓷片


丨图二十四  万佛楼出土残瓷片


丨图二十五  原万佛楼遗址出土黑胎龙头兽吻


原万佛楼遗址内所发现的柱础石与相关文物也引起了国家、省、市文物局的高度重视与支持,成都市文物考古队连夜奔赴现场,立刻开展发掘保护文物工作,馆领导也日夜蹲守现场,万佛楼重建工程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在工期内要完成大量文物发掘出土、柱础石保护和近30米高的钢筋混凝土“新楼”建设,这无疑是对我馆的一次挑战,馆里统筹安排,专人负责。


丨图二十六  原清代万佛楼二十四个柱础石基础遗址


丨图二十七  成都考古队专家与馆领导现场测量出土柱础石


在重建万佛楼时,原楼前的红砂石拱桥成为唯一车辆通道,开始大家都很担心拱桥是否能承受几十吨的混凝土搅拌车通行,是否需要搭建临时工程通行桥梁?为此我专门对拱桥进行了安全检测,对每一块拱石的位置、灰缝等详细测量,认定拱桥没有问题,最终石拱桥圆满地完成了万佛楼重建材料运输与车辆通行任务。


为保护展示发掘出原清代万佛楼二十四个柱础石基础遗址,复建万佛楼基础位置移动22.5度,并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保护出土文物“柱础石”不受损害。外观为仿清式建筑风格,建筑面积910平方米,建筑总高30.7米,台基高1.5米,楼层高28.58米(一层层高7.6米,二层层高5.65米,三层层高5.4米,四层层高5.05米,屋顶高4.88米),宝顶高2.12米。采用钢筋砼框架结构,内设钢筋砼仿木柱,木作围合,平面为正八边形,每边宽8米,底层设1.5米高八角形台明及石质栏杆,门窗、天关罩、角花、撑弓与现有“草堂”建筑风格一致,施猪肝色调和漆。结构上采用穿斗式与抬梁式相结合的川西民居传统手法建筑风格,共设四层五重,外设回廊,一至三层设两座楼梯(一上一下),三至四层设一座楼梯另加一座应急消防斜梯。


复建后的“万佛楼”为草堂增添了新的历史文化内涵,大家走进草堂,闻钟鸣,诵杜诗,忆诗圣。


丨图二十八  重建后的万佛楼



《草堂文脉 浣花话杜 成都杜甫草堂口述史》

刘洪/主编

四川辞书出版社

2020年10月第一版







《何不怜取眼前人》,17位艺术家的书房文心,谢礼恒 著,定价68元,特惠38元。扫码即可购。

今日头条丨企鹅媒体平台丨一点资讯丨新浪微博



往期精彩推荐







思接千载,不抱高古《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馆藏精品碑拓》
方寸之间,自然之美化作艺术之美
薛松用30多年时间营造出的宏大视觉帝国
朱可染作品展丨与空寂相遇-关于朱可染的绘画实践
秉诗圣仁爱心,抵诗歌与远方|走进杜甫草堂公益爱心活动千余日夜口述编撰丨《成都杜甫草堂口述史》震撼发布
疁城仙工•明清嘉定竹刻特展|一场美到无边的江南烟雨
零度创作:朱可染艺术的“澄明”与“淬火”
庄惠雅与宝墩书房丨匆匆一晃而过,不如安然一座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分享更多艺术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